3月初,在湖北省无线电监测中心的大力推动下,湖北省航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武汉诚乐科技有限公司与随州波导电子有限公司达成深度合作,将无线频谱信息安全与通信模组制造能力进行深度融合,成功开发出智能监测技术产品及电磁安全解决方案,为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注入新动能,助力电磁空间安全领域实现新突破。
破局:从“技术孤岛”到协同创新
在数字经济浪潮下,电磁空间安全成为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赛道。在传统无线产业链中,存在技术研发“卡脖子”和产业应用“断链”难题。湖北省无线电监测中心敏锐捕捉到这一痛点,致力于消除“技术孤岛”,努力实现“创新研发有平台、技术成果转化有市场、产业转型有技术支撑”。
2024年4月,“电磁空间安全科创联合实验室”成立,该实验室由湖北省无线电监测中心联合湖北省航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武汉诚乐科技有限公司等创新主体打造。2024年12月,该实验室基于技术服务和市场产品需求,自主研发了基于图学习的联合空时机会检测方法,并获发明专利,成为破解复杂环境下电磁频谱智能监测和管理难题的“重器”之一。
融合:“算法”与“硬件”的双向奔赴
湖北省无线电监测中心精准扮演“技术红娘”角色,成功促成湖北省航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武汉诚乐科技有限公司与随州波导电子有限公司达成技术研用深度合作,同步对接随州齐星、金龙材料等公司,实现优势互补、全链协同。
电磁空间安全科创联合实验室的核心专利技术,通过融合图学习与空时信号处理,可精准检测复杂环境中的频谱空洞,大幅提升判定效率。湖北省无线电监测中心积极搭建连接技术与产业的“桥梁”,“算法”与“硬件”双向奔赴,通过硬件载体的支持,将算法技术从实验室推向规模化应用,实现技术价值的最大化。双方联手开发出集成新型检测技术的通信模组,该通信模组将广泛应用于防定位、防偷拍等智能监测设备及电磁安全解决方案。该模组具备动态感知周边电磁环境的能力,可自动规避信号干扰区域,为移动终端安全软件提供强大支持。
目前,湖北省无线电监测中心协同终端设备制造企业,初步设计样品30余种,已接洽首批检测仪产品订单1万台,将于5月投入量产,产值规模1.5亿元,相关产品实现全自主、国产化量产。
蝶变:“无线”动能为产业赋能
湖北省无线电监测中心为终端设备制造相关企业提供了技术“脚手架”,打开了产业生态的“全景图”。
此次合作不仅在频谱技术、信息安全层面实现了突破,打通了“算法+模组”的产品升级路径,更激活了产业链的协同效应,将带动上游芯片设计企业和下游终端设备制造企业集聚,进一步完善湖北电子信息产业链,为全国电磁空间安全领域提供可复制的“湖北方案”,以“无线”动能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在无线通信、智能网联等领域,从技术突破到产业协同,从单点合作到生态共建,湖北省无线电监测中心构建了“需求对接—联合研发—场景验证”的全流程服务体系,为推进更多技术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探索出了一条“政产学研用”共融共通共建的湖北实践之路。